上人民日报了!8月12日河南济源90后中医博士后暑假摆摊,每日晨曦中展现医术风采

济源 更新于:2025-08-18 01:51
  • 河洛1151
    上人民日报了!”8月12日河南济源,一90后中医博士后暑假回老家后,每天早上六七点就出来摆摊,免费帮村民们把脉看病,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结束,中午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,10年来寒来暑往、雨打风吹,从未间断过!该医生表示:只要大家有需要,就会一直做下去。

    这事儿一传开,网上立马炸了锅。有人感动得直抹眼泪,说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;也有人撇嘴,觉得这年头哪有这么无私的人,八成是作秀。

    其实吧,甭管别人咋说,这位90后博士后的行为确实挺让人佩服。大热天的,别人躲空调房里吃西瓜,他顶着太阳给老乡们看病,一忙就是大半天,连口水都顾不上喝,这份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。

    仔细想想,这事儿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东西。

    现在很多高学历人才毕业后扎堆往大城市跑,图的就是高薪和体面。这位博士后倒好,放着大医院的高薪职位不要,跑回老家给乡亲们免费看病。你说他傻吗?可能有点,但这种“傻”恰恰是现在社会最缺的东西。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喊了多少年,真正能放下身段去解决的人却不多。他这么一搞,等于给那些只会喊口号的人狠狠打了个样。

    不过也有人挑刺,说免费看病听着高尚,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?一个人再厉害,能看的病人也有限,还不如去大医院多治几个疑难杂症。这话乍一听挺有道理,可仔细一琢磨就露馅了。农村缺的不是几个名医,而是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。老乡们头疼脑热跑趟县城医院得花大半天,有他在村口坐着,起码能解决一大半小毛病。这种接地气的帮扶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“医疗下乡”活动实在多了。

    再说说这“十年如一日”的坚持。现在人干啥都讲究个速成,三天没效果立马换赛道。他能风雨无阻坚持十年,光这份毅力就甩普通人几条街。网上那些动不动就“人间不值得”的年轻人,真该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。说到底,伟大从来不是干出啥惊天动地的大事,就是把平凡的小事坚持到极致。

    当然也有人质疑:这么厉害的中医博士,为啥不把本事用在研发新药或者带学生上?这话透着股功利味儿。好像非得搞出个诺贝尔奖才算没浪费才华。要我说,能让偏远山村的老百姓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,这贡献可比发几篇论文实在多了。现在有些专家教授,论文发得飞起,老百姓却连他们研究的是啥都听不懂,这种“高端”人才到底服务了谁?

    这事儿还扯出个更扎心的问题:为啥一个博士后的个人善举能上热搜?恰恰说明我们的基层医疗体系还有太多漏洞。要是每个村都有像样的卫生所,谁还会把免费摆摊当稀奇事报道?现在倒好,本该由政府兜底的基本医疗服务,反而要靠个人爱心来填补,想想挺不是滋味的。

    这位医生有句话特别戳心:“只要大家有需要,就会一直做下去。”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太难。现在多少人稍微吃点苦就嚷嚷着“躺平”,他却能在烈日下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。这种反差让人不得不思考:我们是不是把“精致利己”活得太理所当然了?

  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